当前位置: 首页 > 金秋风采

雪峰山下一位耄耋老人的“安化黑茶”情怀

来源:安化县委老干部局 作者:熊智军 发布时间:2022-04-20

走进伍湘安老人的家中,书香味、茶香味扑鼻而来。见面时,满头银丝的伍老正端坐在书房电脑前敲打着键盘,修改即将付梓的新书《伍湘安论安化黑茶“本与源”》。话匣子一打开,一直离不开的主题是安化黑茶,从历史渊源到工艺特色,从养生保健到经济效益,伍老犹如在夸赞自家的孩子,娓娓道来,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他对安化黑茶的厚重学识和满腔热爱。

伍湘安

岁月悠悠,挥之不去的是安化黑茶情结

伍老对安化黑茶有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浓厚情结,他把传播安化黑茶文化作为自己一生的责任与担当。

他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解放前,家没有什么经济来源,靠祖母在茶行拣茶帮衬家用,父亲11岁就在纸坊里学做包黑茶的皮纸。儿时,他常在制茶仿嬉戏玩耍,累了渴了就喝一口黑毛茶煮的“煎茶”。在祖母的操持下,家里搭建简易工棚,加工“安化黑砖茶”包装用的皮纸。耳濡目染下,幼年的他与黑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参加工作后,伍老长期在基层从事和分管农业工作,走遍了安化的山山水水,无时无刻不关心茶叶生产。1979年初,他被选调到海拔4200多米的西藏林周县旁多区任区委书记。在西藏工作的这段时间里,他带着“安化黑茶”向藏族干部学做酥油茶,深入了解安化砖茶在边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1983年9月,他来到在湖南农学院农学专修科学习,毕业论文《关于安化茶叶生产发展前景的探讨》对安化黑茶进行了精辟论述,入选《湖南农学院农干专修科毕业论文选编》。

2003年,退休后的伍老主动担任了安化县茶业协会首任会长。他积极推动安化黑茶标准化、清洁化、规范化生产加工,提高茶叶产品质量。他为“安化黑茶”品牌商标注册、安化黑茶非物质遗产及地理标志申报等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2008年,正式启用“安化黑茶”商标,“安化千两茶”和“茯砖茶”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安化黑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09年,他用在县城购置新房的钱在江南镇植荣社区购置了一栋老旧木结构房屋,累计投入资金60余万元,创建了《安化黑茶文化展示馆》,家庭式的展馆免费对外开放。馆内设有展示厅、品牌室、文物室等,陈列了千两、百两、天尖、茯砖、花砖等茶产品,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史资料以及原始制茶器具,将厚重的安化黑茶历史文化直观地一一呈现人们面前。

2012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摄制组来安化进行了采访,在《家在茶马古道间》节目中进行了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南省电视台、广州日报、福建日报等多家媒体相继采访报道。一时间,各地慕名而来访客络绎不绝,门庭若市。美国、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的友人,全国各地的茶人茶商,北京故宫博物院、湖南农业大学、山西晋商学院、晋商文化研究所等多个单位的教授、专家、学者前来探访、交流。古朴的建筑,醇香的黑茶,相投的志趣,让访客们流连忘返,展馆成为了宣传安化黑茶和学术研究交流的平台,为传播、弘扬安化黑茶历史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伍湘安在安化黑茶文化展示馆接待韩国来客

潜心研究,如呵护生命般守护的是“安化黑茶”品牌

“安化黑茶关键的关键是保护,一定要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好安化黑茶。”

10多年来,伍老执着于安化黑茶历史挖掘和理论研究,执着于黑茶文化守护与传承,执着于助力安化茶产业健康发展。当“茶名定位”有争议之时,他主导成立了安化黑茶历史文化研究所。他广泛走访老字号茶商、老专家、老茶农,查找翻阅了大量史料,研究安化黑茶“本与源”。2008年,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花费了10个月时间,撰写出版了湖南省茶叶界第一本县域茶叶专著——《安化黑茶》。湖南省人大原副主任庞道沐题写了序言:这是共和国诞生以来第一本安化黑茶专著,对安化黑茶“本与源”的定位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源于责任感、紧迫感的驱使,他还主动向县委县政府写了《安化黑茶产业发展要走的路子是要打造正宗“安化黑茶”品牌》建议信,建议要从更远的目光谋划安化黑茶未来发展方向,打造真正的“安化黑茶”品牌,在湖南的黑茶产业中起到引领、引擎的作用。2009年3月,他向省市领导递交了《湖南·益阳应用战略眼光打造“安化黑茶”品牌》建议信,建议用安化黑茶本与源思想形成共识,定位宣传“安化黑茶”,重视“安化黑茶”品牌打造。他的意见建议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有力推动“安化黑茶”品牌的确立和发展。

伍湘安受邀出席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黑茶文化产业园开园仪式

伍老卸任茶业协会会长一职后,许多茶企茶商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面对高薪聘请他不为所动,均一一婉言谢绝,潜心研究安化黑茶文化。他相继撰写了《安化黑茶·健康之饮“十八问”》、《安化黑茶·聚焦千年》、《安化黑茶·探秘》、《安化黑茶那些事·日记选》、《中国安化黑茶》上下册等多部著作。特别是《中国安化黑茶》一书,形成了特有的、博大精深的安化黑茶文化理论体系,该书依据文字、物证和事证,对安化黑茶的历史、文化、工艺、品鉴、茶艺、养生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历史论证、理论研究和知识介绍,将安化黑茶真实地、全面地、系统地介绍给广大读者。伍老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了,他受邀到长沙、南昌、上海、南京、武汉、成都、东莞、惠州等多个省内外城市参加学术论坛、讲座和有关会议,传播安化黑茶理论知识,推介安化黑茶。

伍老的艰辛付出得到了社会和业界广泛好评和高度赞扬。伍老已年过八旬还在研究并完成“本与源”的论著奉献给人们,这种情怀与胸襟、责任与担当、求实精神与科学态度,令人钦佩。2011年11月,他被入选中国文化出版社《中华茶人》“当代茶人第66位”,评价:“伍湘安丰富和发展了安化黑茶理论和实践,在社会和茶叶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继‘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之后,为安化黑茶作出重要贡献的又一功臣”。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017年8月3日阅读《安化黑茶探秘》后在书的扉页上题字:“伍湘安,安化黑茶理论专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伍湘安仍战斗在守护安化黑茶文化的第一线,在传承传播安化黑茶文化的征程上不知疲倦地努力着、奋斗着,贡献着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