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益阳市老干部大学,有一位被学员尊称为“二胡才子,教学达人”的中年教师,他爱二胡、爱教学、爱学员,工作认真负责,为人热情诚恳,是教学上的“良师”,又是学员中的“益友”,深受师生们的好评。他就是益阳市老干部大学二胡专修班的教师周龙。
聪颖好学,励志成才
周龙出生于安化大山里一个残疾人家庭,父亲是一位盲人,母亲是一位家庭妇女,他兄妹2人,一家四口全靠会拉二胡的父亲参与乡邻的红白喜事所获的微薄酬劳而艰难度日。但贫穷的家庭环境,苦涩的童年生活没有消磨周龙的志趣,在父亲的熏陶下,他痴迷上了二胡。只要老爸一拉二胡,他就会凑上去细心观摩,随声哼唱,而后便缠着父亲教他运弓与捏弦。长期的耳濡目染加上潜心自学,小小的周龙不但能熟记很多二胡曲谱,而且还能调音拉曲,六岁时便能独立演奏《良霄》、《赛马》等经典名曲,被同龄人视为“小神童”。
上学后,周龙仍嗜琴如命,坚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做到二胡与学习两不误,艺术与学习成绩双出彩,终以“优等生”、“特长生”的身份考入益阳师范音乐专业班学习,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一年后,益阳市艺术团招揽贤才,将他调入市艺术团,任专职二胡演奏员。
在二胡演奏领域,周龙乐理知识功底深厚,二胡演奏技艺超群,深受同行推崇,多次获省、市文艺比赛金奖。2012年,他被推举为益阳市音乐家协会二胡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长。
重返教坛,潜心授艺
2009年,益阳市老干部大学为提高音乐教学艺术水平,慕名将周龙聘请为老干部大学二胡专业辅导老师,从此重启了他传技授艺的人生道路。
老干部大学与全日制学校有很大的不同,区别就在于学员都是已退休的“爷爷、奶奶”,他们资格老,阅历丰富,要教好他们,不但专业艺术上要有两把刷子,在教学艺术上也要有较高的造诣。周龙在这两方面都是佼佼者,他不但二胡拉的好,而且讲课也很有艺术性,抽象的内容他会讲得生动具体,难懂的课他会讲得深入浅出,让学员听得懂,记得牢,学的活,用得好。他的二胡研修班,听课率都在98%以上。
周龙不仅注意语言表达技巧,也很注重教学方法。他针对老年学员二胡底子不同,乐谱知识厚薄不同,领悟能力高低不同等多种差异,实行差异法教学,即将不同水准的学员,实施分班教学,根据学员二胡熟练程度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辅导。对二胡基础较弱者,从二胡的“A、B、C”抓起,重点学习简谱知识、曲谱练唱手法、指法,换把揉弦等基本功;对于有一定功底的学员,则重点指导他们如何领悟曲谱的思想内涵与感情色彩,如何通过演奏技巧来提高二胡的艺术水准。待这些“先进”学员“过关”后,周龙便采取“一对一”帮扶的办法,要求先学一步的学员帮助后进一点的学员,实现“共同进步”。
为了克服老年学员记忆力差、动作协调难等问题,周龙还会采用示范唱谱,逐节逐句领拉,钢琴伴奏带练等多种方法,强化记忆,掌握要领,协调动作,使学员每学一曲,就学会一曲,巩固一曲。一年下来,他所教的300多名学员,不仅能拉所教的曲谱,还能拉一些课外曲谱和网络新歌。60%的学员能独立演奏《奔驰在千里草原》、《二泉映月》、《赛马》等二胡名曲。
参与活动,奉献社会
让艺术为市民服务,为社会服务,让学到二胡艺术的学员参与社会活动,参与文艺汇演,为广大市民提供高雅的艺术“大餐”,奉献美的精神粮食,是周龙始终不渝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
经过几年的辅导,周龙的学员已有很多成为了二胡的“行家里手”,演奏的二胡曲调流畅圆润,优美动听,但周龙并不为此感到满足。他一心想要学员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为社会、为新时代奉献美的琴声,奉献满满的正能量。周龙经过深思熟虑,从学员中挑选了一批二胡尖子进行集训,并精心编印了《迎宾曲》、《采茶舞曲》、《最爱的歌献给妈妈》等42首二胡曲谱进行集中操演,悉经过他悉心指导和上百次的演练,他的这支二胡“轻骑兵”已是一支技艺超强的队伍。
周龙带着这支队伍除了主动参加学校的庆典活动和全市性的庆祝活动外,还走乡村,进社区,深入军营哨所,奔赴扶贫一线,为那里的人们带去深情的慰问和悦耳的琴声,受到人们热烈的喝彩。2017年5月,在全市组织的“文艺演出进社区”活动中,他的50名二胡表演队身着表演服,一字排开,登台表演二胡《良宵》、《赛马》,琴声悦耳,响遏行云,过往车辆纷纷停车观看。2019年10月,他组织的“百琴会”,在黄家湖风景区集体亮相演奏《战马奔腾》、《北京有个金太阳》等节目,一时蔚为大观,引来万众引颈,掌声如潮,《益阳日报》、《益阳电视台》、《湖南红网》等媒体对此都作了专题报道。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华诞,他排练领奏、组织了300多名老干部在秀峰公园拉响“我和我的祖国”大型二胡快闪的音乐。2018年,周龙的二胡集训班60名老同志参加全省中老年二胡大赛并获一等奖、优秀组织奖等多个奖项,周龙本人也获得省政府颁发的“湖南省老年教育优秀教师”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