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直机关关工委五片区工作情况
调研报告
2025年8月
2025年7月23日-8月6日,市直机关关工委由汤平斐同志带队,对五片区22个单位的关工委工作进行调研,听取了各单位关工委对6月11日市直关工委五、六、七片区“贯彻落实2025年市关工委与市直关工委会议精神”现场交流会议(以下简称“6·11”会议)精神贯彻情况、近期关工工作落实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历经两个多星期,本次调研工作圆满结束,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直关工委五片区现有成员单位22个,汤平斐同志任五片区主任,高兴同志为五片区副主任,尹良同志为五片区副主任兼秘书长,并各自分工负责。
五片区实施片区分组管理,现编为三个小组:第一小组有7个成员单位,包括市税务局、市水利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其中市税务局关工委负责同志任组长;第二小组有8个成员单位,包括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审计局、市财政局、市城管执法局、国家统计局益阳调查队、库区移民事务中心,其中市审计局关工委负责同志任组长;第三小组有7个成员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市国资委、市城建投、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气象局、融资担保公司,其中市农业农村局关工委负责同志任组长。
据统计,片区22个成员单位的干职工子弟中有青少年1795人。
片区22个成员单位都严格按照市直关工委提出的“三到位”“四纳入”“阵地建设八个有”(简称“3+4+8”)的关工委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学习、工作、会议、汇报、经费管理等规章制度,确保关工委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在调研中,50%单位关工委的分管领导参加了调研座谈会议,特别是市农业农村局还邀请局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参加。
总的来说,按照“领导班子建设好、‘五老’作用发挥好、制度健全执行好、积极探索创新好、活动经常效果好”的创“五好”关工委标准,片区22个成员单位中,市税务局、市水利局、市融资担保公司、市城管执法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城建投等7个单位的关工委工作较为优秀,但也有个别单位对关工委工作重视程度不高,成效相对落后。
二、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动汇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片区22个成员单位具体负责关工委工作的同志都积极主动向分管领导作了工作汇报,传达了“6·11”会议精神,得到了单位领导的重视。特别是,市水利局党组书记阳汉文,市融资担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佳听取汇报后均强调,要全力支持关工委工作,为关工工作提供坚实保障,确保关工工作落实到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了专题会议,深入学习了“6·11”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
(二)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主题活动。按照上级关工委工作要求,片区60%单位关工委已组织开展“勿忘国耻·立志报国”主题活动,通过读书、观影、参观等多种形式,引导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还有10%单位关工委正在筹备中,计划在8月开展主题活动。如,市水利局关工委整合“五老”资源与退役军人力量,开展“八一”建军节文艺汇演和“勿忘国耻、立志报国”主题观影活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国资委等关工委组织干职工子女开展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市审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城建投等关工委组织干职工子女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观影活动;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供销社等关工委组织干职工子女参观红色教育、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基地。
(三)因地制宜,落实青少年暑期托管工作。针对暑假期间干职工子女“看护难”的问题,片区50%单位关工委已经完成干职工子女的摸底工作和需求分析。但由于人数不够、场地限制、经费不足等原因,仅有25%单位关工委举办了青少年暑期托管班。青少年暑期托管班各具特色,可以细分为三种。一是由单位提供经费、场地。市税务局关工委联合团委、工会组织开展子弟暑假托管,7月7日举行了开班仪式,从7月7日至8月6日为期1个月,共有101名干职工子弟参加,其中市局67人、资阳区局34人。市城管执法局在局人事科、市城管执法支队政工科的统筹安排下,局关工委联合工会组织开展职工子女暑假托管服务,从7月7日至8月1日,共有50多名干职工子弟参加,并在暑假托管服务期间每周五接受补报名。市审计局将“审计书屋”作为托管场所,为干职工子弟提供免费的早餐和午餐,并安排专人进行看护。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干职工子弟暑期托管服务,每年都有30多名干职工子弟参加。二是由单位提供经费,聘请第三方来提供场地和服务。市融资担保公司关工委精心为23名员工子女安排了合适年龄的托班,有专业的师资团队、安全舒适的环境以及丰富多样的课程,让孩子们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度过一个愉快、充实的暑假。三是由单位提供公益暑托班资源,让干职工子女自行参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工委积极引导干职工子女参加由共青团益阳市委、市少工委组织的2025年益阳市公益暑托班。
三、优秀典型情况
(一)“党建带关建”的典型。市水利局党组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年度党建考核体系,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书记作为关工工作第一责任人,通过定期召开专题党组会研究部署;在关工委工作中建立“三单两账”管理机制,制定年度任务清单、季度推进清单、月度落实清单,实行“红黄绿”三色预警。市税务局关工委在市局党委的支持下,精心打造了关工委工作展示区。
(二)动员“五老”参加的典型。市水利局开展“水利精神传承计划”,组织老干部成立“银发宣讲团”,深入系统内中小学开展“治水兴湘·代代相传”主题宣讲,讲述洞庭湖治理历史、展示智慧水利建设成果,将思政教育融入水利专业场景。市林业局建立“五老”信息库和人才档案,精准对接青少年需求:退休老局长黄鸣皋在“七一”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老干支部书记、原副局长黄能超给青少年讲授中华传统文化和普及禁毒知识;原总工程师杨立华宣讲益阳林业人艰苦奋斗故事;参与多轮多年扶贫的原工会主席陈映山常年坚持到自己曾经的扶贫点走访看望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子女。市住建局关工委王兰云同志是市直机关关工委工作服务团成员,一直积极参加市直关工委的志愿者服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离退休老干部简国才同志利用在职时建立的扶贫经验,成立了“益阳市扶贫助学促进会”,长期帮扶困难学子。
(三)拓展关爱青少年的典型。市融资担保公司对员工子女的城乡医保费用进行报销,2025年度共惠及36名员工子女,有效缓解了员工的经济压力,让员工们能够感受到公司对员工家庭的深切关怀。
四、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关工委工作合力不强,部分单位关工委仅凭自身单打独斗,未能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众星捧月的大关工委工作格局。
(二)工作创新动能不足。部分单位关工委固守原有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不愿改变和创新,对青少年关注和关爱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三)动员“五老”参加有待加强。大多数单位中,“五老”参加关工委工作的人员很少,没有形成有效机制。同时,对“五老”参加本单位关工委工作切实负责的同志应给予的报销不落实,动员“五老”参加关工委工作缺乏良好的氛围。
(四)关工工作效能不高。一是大多数单位抓关工委工作的同志,兼职过多,缺乏一定的时间负责关工委工作的落实。二是部分单位具体抓关工委工作的同志,是新手,还在路上,不了解关工委“抓什么、怎么抓、重点抓哪些”。三是一些单位具体抓关工委工作的人员,学习各级党委对关工委工作的文件和相关政策做得很差,规定的动作不到位、不落实。
(五)青少年参与度不高。每个单位的青少年年龄都跨度大,从学龄前儿童到大学生,每个年龄段都有。再加之有些单位青少年总数本来就不多,导致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就更少了,要组织开展适合青少年的活动,难度比较大,存在青少年参与人数不足、活动效果开展不佳的问题。
五、提出的建议
(一)顶层制度设计,保障关工经费。片区各单位关工委经费都由各单位行政经费列支,一是经费有限,二是开支名目不便,经费保障压力很大。建议上级单位在行政经费中增加关工委专项经费列支,充分保障关工委工作的开展。
(二)争取领导重视,助推工作开展。积极争取单位分管领导甚至是主要领导对关工委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这是搞好关工委工作的关建中的关建。一是我们具体负责抓关工工作的同志,要积极主动、及时地向分管领导甚至是主要领导进行汇报,传达各级党委对关工委工作的文件和相关政策,反映关工委工作的实际需求和困难,争取领导的关注和具体支持,确保关工委工作得到有效推进。二是上级关工委领导要积极主动下到各个单位进行调研、座谈,同各个单位的分管领导甚至是主要领导进行交流、探讨,共同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理论学习,夯实工作基础。中办国办厅字〔2021〕46号、湘办〔2022〕34号、益办发〔2018〕20号文件,这三个文件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指南和办事依据,是我们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定海神针。我们具体负责抓关工工作的同志,要把这三个文件同具体的工作任务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地学习,不能仅限于某一个文件、某一个活动。同时,也要认真学习《中国火炬》,学习全国各地党委以“党建带关建”推动关工委创新发展的经验和全国各地基层开展主题教育的优秀案例,有效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
(四)狠抓工作实效,营造良好氛围。一是上级关工委要切实发挥指导作用,对具体动作有布置、有检查,产生链条式的教育效果。要积极发掘先进典型,在各级媒体上广泛宣传报道,以点带面,形成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二是片区各单位关工委要通过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工作群等,加大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宣传,提高干职工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动员更多的干职工和“五老”参与进来。要建立青少年参与反馈渠道,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需求要适时跟进,达到区分性教育的效果。
(五)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关工工作。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潮流中,片区各单位具体抓关工委工作的同志要关注、了解新时代青少年的成长需求,要结合新时代青少年特点,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来创新工作方式,不断丰富活动形式,激发青少年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以应对时代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挑战。